耶穌是活水,是湧到永生的水泉。 |
---|
耶穌說:「誰若喝了我賜給他的水,他將永遠不渴;並且我賜給他的水,將在他內,成為湧到永生的水泉。」(若4:14) I. 要義 自猶太往加里肋亞是要經過撒瑪黎雅地區的,不然便需繞一個大彎,經過約但河東的培勒雅省,或者向西沿地中海岸而行,事實上許多自以為純血統的猶太人,的確是如此作的,因為他們不屑與撒瑪黎雅人往來。但是耶穌卻一視同仁,直接經過撒瑪黎雅地區而行。就在這裡的息哈爾城附近的水泉旁邊,耶穌與一個撒瑪黎雅婦人作了頗長的交談,關於這次的談話除了若望之外,其他的福音都沒有作任何的記載。 與耶穌談話的那位撒瑪黎雅婦人,回城去向自己的城民報告好消息去了。正好此時買食品的門徒們返來,耶穌藉著肉身的食糧,給他們指出精神食糧之所在,當耶穌還在同門徒談話的時候,見到息哈爾城的大批百姓,蜂擁而來,足見那位婦女的宣傳發生了效果。這給耶穌帶來了一個傳教的好機會,當即有不少的人信從了耶穌。然後耶穌從撒瑪黎雅地區起身,往加里肋亞去了。 II. 經文 那時候,耶穌來到了撒瑪黎雅的一座城,名叫息哈爾,靠近雅各伯給他兒子若瑟的莊田,在那裡有「雅各伯泉」。耶穌因行路疲倦,就順便坐在泉傍;那時,大約是第六時辰。有一個撒瑪黎雅婦人來汲水,耶穌向她說:「請給我點水喝!」那時,他的門徒已往城裡買食物去了。那撒瑪黎雅婦人就回答說:「你既是個猶太人,怎麼向我一個撒瑪黎雅婦人要水喝呢?」原來,猶太人和撒瑪黎雅人不相往來。耶穌回答她說:「若是你知道天主的恩賜,並知道向你說:給我水喝的人是誰,你或許早求了他,而他也早賜給了你活水。」那婦人問說:「先生,你連汲水器也沒有,而井又深,你從那裡得那活水呢?難道你比我們的祖先雅各伯還大嗎?他留給了我們這口井,他和他的子孫以及他的牲畜,都曾喝過這井裡的水。」耶穌回答說:「凡喝這水的,還要再渴;但誰若喝了我賜與他的水,他將永遠不渴;並且我賜給他的水,將在他內成為湧到永生的水泉。」婦人說:「先生,請給我這水罷!免得我再渴,也免得我再來這裡汲水。」耶穌向她說:「去,叫你丈夫,再回這裡來。」那婦人回答說:「我沒有丈夫。」耶穌說:「你說:我沒有丈夫,正對;因為你曾有過五個丈夫,而你現在所有的,也不是你的丈夫:你說的這話真對。」婦人向他說:「先生,我看你是個先知。我們的祖先一向在這座山上朝拜天主,你們卻說:應該朝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。」耶穌回答說:「女人,你相信我罷!到了時候,你們將不在這座山,也不在耶路撒冷朝拜父。你們朝拜你們所不認識的,我們朝拜我們所認識的,因為救恩是出自猶太人。然而時候要到,且現在就是,那些真正朝拜的人,將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,因為父就是尋找這樣朝拜他的人。天主是神,朝拜他的人應當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他。」婦人說:「我知道默西亞—意即基督—要來,他一來了,必會告訴我們一切。」耶穌向她說:「同你談話的我就是」。 正在這時,他的門徒回來了,他們就驚奇他同一個婦人談話;但是沒有人問:「你要什麼?」或「你同她談論什麼?」於是那婦人撇下自己的水罐,往城裡去向人說:「你們來看!有一個人說出了我所作過的一切事:莫非他就是默西亞嗎?」眾人從城裡出來,往他那裡去。這其間,門徒請求耶穌說:「辣彼,吃罷!」他卻回答說:「我已有食物吃,那是你們所不知道的。」門徒便彼此問說:「難道有人給他送來了吃的嗎?」耶穌向他們說:「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者的旨意,完成他的工程。你們不是說:還有四個月纔到收穫期嗎?看,我給你們說:舉起你們的眼,細看田地,莊稼已經發白,可以收割了。收割的人已領到工資,且為永生收集了果實,如此,撒種的和收割的將一同喜歡。這正如俗語所說的:撒種的是一人,收割的是另一人。我派遣你們在你們沒有勞過力的地方去收割;別人勞了力,而你們去收獲他們勞苦的成果」。 城裡有許多撒瑪黎雅人信從了耶穌,因為那婦人作證說:「他向我說出了我所作過的一切。」這樣,那些撒瑪黎雅人來到耶穌前,請求他在他們那裡住下;耶穌就在那裡住了兩天。還有更多的人因著他的講論,信徒了他。他們向那婦人說:「現在我們信,不是為了你的話,而是因為我們親自聽見了,並知道他確實是世界的救主」。 III. 釋義 「雅各伯泉」,是在息哈爾城外約有半公里,相傳是聖祖雅各伯所掘的一口井,井有三十多公尺深,至今仍然有人利用此井中的水。 撒瑪黎雅人和猶太人向來誓不兩立,其原因要追溯至公元前721年的一段往事。是年撒瑪黎雅遭受滅亡,百姓被充軍,皆客死他鄉。留下的沒有被充軍的猶太人,便同外來的異民同居往來,甚至通婚,並接受他們的宗教,是以在血統和宗教上變成了不潔的混血民族,並信奉著混合的宗教,這便是猶太人對他們非常輕視和惱怒的原因。目前撒瑪黎雅人已為數很少。只有二百多人了,且是奄奄一息,有絕種之虞。 他們在宗教上完全各自為政,與南方的猶太人毫無聯繫,且認為祭獻天主的地方,不是耶京,而是他們地區之內的革黎斤山頂上。 兩種民族既然誓不兩立,所以撒瑪黎雅婦人非常驚訝,耶穌竟然向她求水喝。他大概由耶穌的服裝及說話的口音,認出了耶穌是個猶太人。 「若是你知道天主的恩賜」,意即,如果你知道向你求水的這人,是降生為人的天主子,是以民久已期望的默西亞,你一定先向他要求活水喝了。此時婦人已覺察出來,耶穌不是普通的人,便改變了口氣,尊稱耶穌為先生。 誰飲了耶穌的活水,便永遠不會再渴,意即誰領受了耶穌所賜下的聖神,便永不再渴,並且聖神要引他到永生的活泉—天主父那裡去。 「主,請給我這水吧!」婦人沒有明白耶穌所說的「活水」的真意,以為是止渴的水;飲了這水之後,便再也不需要每天辛辛苦苦地來此打水了。耶穌卻乘機要救這個迷途之羊,先給她指明了,她所過的生活是不符合倫理道德的生活:「你曾有過五個丈夫……」。這一來的確使婦人大驚失色,因為耶穌竟然知道了她私生活的秘密。於是再度改變口氣,稱耶穌為先知。可是這個女人也是頗為精靈的,不願意耶穌考問她的浪漫生活,便話題一轉,談論到宗教的問題上去了。良善心謙的耶穌也不願意使她太過難堪,便很溫和地同她講論了真宗教的精神。 那位罪婦回頭之後,急返城中逢人便宣傳耶穌。這是一位知名的罪婦,她為了增加她說話的力量,竟不顧自己的名譽和面子,向人說出了名叫耶穌的那位先知,那位默西亞,能將她過去毫無廉恥的私生活,暴露了出來,她這一著完全是為了宣傳耶穌而犧牲自己,以求更多的人群前來聽耶穌的教訓。她的用心實在良苦,結果也是非常理想的,全城的人幾乎萬人空巷,出城爭看耶穌去了。耶穌乘機教導了他們,他們也不負耶穌的好心,信從了耶穌。祇就這一點來說,這裡的人,遠比耶京城民好多了。因為後者雖然聽了很多道理,見了很多奇蹟,可是仍不相信耶穌(若2:23-25)。在這裡耶穌祇住了兩天,便收到了如此美的效果;人皆承認他是「世界的救主」。耶穌的這次講道,在撒瑪黎雅地區撒下了福音的種子,這種子在他復活後,竟能發芽、生長,而且結出信德的果實。初期教會的不少信友,就是這一區的人(宗8:4-25)。 IV. 默想 耶穌自猶太地區向北方的加里肋亞省走去,是時天氣非常炎熱,耶穌自早上便開始同宗徒們走路,到了中午時分(第六個時辰),到達了息哈爾城外的一個水井邊。耶穌已是又渴、又餓、又累,實在已是筋疲力盡了,便坐在井邊上休息片刻,同時打發門徒去城中購買食物。此時耶穌正可以獨自一人好好地來休息一會兒。可是就在此時來了一個打水的婦人,耶穌知道她是一個生活浪漫、行為不檢的婦人。耶穌救人心切,意然忘卻了自己的疲倦,開始聚精會神地同那位被人輕視的撒瑪黎雅婦人,交談起來,目的是在歸化她,使她棄邪歸正,重新作一個堂堂正正的人。 同樣的情形也多次發生在我們的身上,不知多少次我們也犯罪,變成迷途的亡羊。耶穌也在盡心竭力,不辭勞苦地在尋找我們,歸化我們,使我們重新走上正途,重作天主的兒女。最重要的,是我們千萬不要充耳不聞天主的呼聲,不要固執己見,我行我素;卻要毅然決然聽從天主的召喚,立即於下屠刀,回頭是岸,只要真心悔改,就可再走上得救的道路。 V. 默禱 主,求你時常賜給我真理和聖神的活水。 取材自韓承良所著《週年福音默想》 |